今年五一节假日放假时间表(2011年全年国家法定节...
科学技术研究院由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兼任院长,设常务副院长1名、副院长4名。
节目精彩纷呈,各路才艺荟萃,别具特色的开幕体现了复旦师生各有所长的优秀素质,也反映出校园文化的多样与包容。校运会作为我校师生参与度较高的一项体育赛事,彰显了复旦人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精神。
各院系方阵青春活力,代表队的吉祥物各具特色。赛场周围设有临时休息设施,并为运动健儿们提供医疗帮助。裁判员与教练认真负责,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学校始终把体育工作摆在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将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组织各类阳光体育活动和竞技赛事,加强校内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师生体育运动和健身锻炼需求,营造全校上下崇尚体育、热爱运动的良好氛围。袁正宏宣读了2017年复旦大学学生体育阳光健康之星、学生群众体育先进院系、学生群众体育先进社团获奖名单。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赛中,校安保工作人员为比赛的顺利、安全进行保驾护航后勤、保卫员工对校领导的关心与关怀表示衷心感谢,表示一定会恪尽职守,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平安校园、美丽校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慰问现场,焦扬与所有在岗员工一一握手,关切地询问大家工作环境如何,生活上存在哪些困难,特别嘱咐一线员工要注意保暖、注意健康,她为大家送上新春慰问品及师生亲笔书写的贺年明信片,带给一线员工新春的祝福。鸡鸣晓旦天道酬勤颂日月光华,犬吠迎春惠心来保扬乾坤正气。2月13日,焦扬一行先后来到枫林校区门卫值班室、校区楼宇物业、教师公房物业、维修中心、高压变电站、枫林门诊部、绿化养护单位、班车管理单位、书院楼一楼餐厅和清真餐厅、书院楼宿舍物业,并看望了寒假留校的医学生们。焦扬多次感谢后勤、保卫员工在今年上海暴雪之时,辛勤值守、彻夜奋战,保障了校园的秩序井然。
据悉,2018年寒假期间仍会有六百余名后勤、保卫员工坚守岗位,确保寒假校园的安全平稳运行。在枫林书院楼看望留校同学时,焦扬亲切询问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对改善后住宿环境的满意度,并向学生和家长送上美好的新年祝愿
我想,这是我们家人能为钟扬未竟的事业做的一点事,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达成目标后,校友热情依然不减,新的款项不断捐出,截止活动结束,一共捐出2.32万元,捐赠人次95人。发芽成功的种子领取人即目标达成的基金筹募人除收获复旦大学校友会特别制作的种子证书外,还有机会于清明节前后在钟扬教授留下的临港红树林里认养一棵红树,并收获一粒红树种子。我们家人商量,准备把他的车祸赔偿金全部捐出来,用于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
启动仪式前,以钟扬教授生前同事、学生和妻子口吻讲述的情景剧《我没来得及对你说》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人。今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复旦大学校友会将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生命科学学院认养一棵生命之树,所有捐赠人将获邀参加认养仪式,共同见证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这场持续8天的爱心接力中,钟扬教授事迹鼓舞力量,校友们的团结、服务、牺牲精神亦振奋人心,每一颗播下的种子,都将在未来生根发芽。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所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在西藏工作16年,钟扬对西藏的爱是深入骨髓的,包括他让小儿子在上海的西藏班读书,学习藏语,也是希望有一天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多项第一: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带出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名单,为西藏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播下一颗又一颗鲜活的种子。
1月25号0点,活动正式截止,据统计,基金筹募金额破200万元,超额完成捐赠目标。复旦大学校友会全球动员 36小时内迅速达成捐赠小目标复旦大学校友会特别策划领取一粒种子,种下一片希望捐赠活动,并于1月17日在其官方微信订阅号复旦大学校友会上推送捐赠倡议书《全球复旦人行动起来,为复旦大学钟扬基金播下一粒种子吧。
作为钟扬教授的娘家人,复旦生科人更是积极响应倡议,成为此次活动中最亮眼的存在。(图片:孟雨涵、直播截图)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蓝精灵校友合唱团团长、1980级历史系校友华彪不但参与了蓝精灵合唱团的团体捐赠,还以个人名义领取了一粒种子并成功发芽,他表示:母校校友会发起这次基金筹款,专业而且及时,种子需要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我们在校时,学校培育了我们,我们离校后,更能帮助母校成就一片沃土。钟扬教授生前的同事、生命科学学院卢宝荣教授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发起的双1000人计划代表授旗。181粒种子被领取,75粒种子成功发芽,领取种子的主体有个人,有集体,有海内外校友会、院系校友会、行业或兴趣俱乐部等校友组织,也有校内院系部处、班级、年级、企业等不同形式的机构或团体,地域分布广泛,基金筹募主体多元,较以往的小额捐赠格局出现了巨大突破。其实每个人都从母校那里获益良多,祝愿母校的科研事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据悉,活动结束后,捐赠人姓名拟全部登记造册,收录档案馆永久保存。逾5000人次参与,近30000人次浏览捐赠页面,单项基金捐赠热度和关注度创历史新高。
据会长蒋华平介绍,近日他们还计划在校友会党建基地宣讲钟扬事迹,作为党支部成立后的首场活动。援藏16年间,钟扬带领团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占西藏高级植物物种的1/5。
此次活动是复旦校友小额捐赠的优秀案例,为复旦大学校友会以互联网+探索校友捐赠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他的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最荒芜的地区,经历了无数生死一瞬的艰险,高原反应严重时,常常一边插着氧气管,一边连夜修改研究报告。
晚会现场,钟扬夫人张晓艳教授代表家人捐出交通事故赔偿金138万元。该项活动在校友之间引发强烈反响,全球复旦人广泛传播,积极参与,18小时之内即突破100万大关。全球复旦校友爱心接力 发扬复旦精神 彰显校友力量领取一粒种子,种下一片希望捐赠活动发起后,不久前刚刚成立党支部的四川校友会率先领取一粒种子,并于17日当晚迅速发芽。家属毅然捐出交通事故赔偿金 种下第一笔种子基金去年9月,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连续援藏16年的著名植物学家钟扬教授在出差途中遭遇交通意外不幸去世,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追思。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党委书记陈浩明表示:大家的热情让我们看到了爱,看到了梦想的感染力,钟扬老师的梦想之路在延伸。17日晚10点,宁波校友也领取了一颗种子。
钟扬教授去世后,他的家属毅然捐出交通事故赔偿金,在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设立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以奖励更多热爱科研、公益、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做出突出贡献的复旦大学以及西藏大学师生,鼓励他们不忘初心、弘扬正气、奉献社会、造福人类,将钟扬教授未竟的梦想与事业延续下去。钟扬之妻张晓艳在钟扬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深情地说。
张晓艳教授表示,设立这个基金,是家人最大的心愿,相信也是钟扬最大的心愿,只要希望还在,他的牵挂就在,我们也相信,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会一起继续完成他的梦想。2018年2月1日,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在第二十四届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晚会上正式启动。
这笔沉甸甸的捐款,会同近5000位复旦校友8天爱心接力筹集的逾200万元和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的50万元,共同注入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为钟扬教授未竟的梦想与事业种下希望。种子在夜里悄悄发芽,次日8点即突破13000元。》,号召全球复旦校友行动起来,领取150粒种子,在1月25日0点之前筹募150万元,为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继续夯实基础。如果不是去年9月25日的意外,他还会在三天后出现在拉萨,继续收集种子,研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来自西藏大学的平措达杰老师为张晓艳教授献上哈达,并赠送了100多颗西藏特有的植物种子,其中不乏钟扬教授所带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的西藏物种。4小时后,青岛校友会开始行动,多位理事迅速带头捐出款项,并将倡议在校友会微信群中转发。
捐赠人中有一位徐姓宁波市民,她给复旦校友发微信,说自己不是复旦人,能否为种子捐款,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几分钟内就完成了捐赠。长期的高原生活和过高的工作强度使他出现心脏肥大、血管脆弱等种种症状,不适合再进藏工作,但他还是一次次踏上了进藏的路。
校党委书记焦扬在晚会现场向张晓艳教授颁发了捐赠证书,并代表复旦大学向她和全家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她表示钟扬教授基金将用于奖励沪藏两地的优秀师生,鼓励他们不忘初心、奉献社会、造福人类,让钟扬教授未竟的理想与愿望得以延续。根据活动规则,校友会鼓励校友以个人或集体名义在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微信端捐赠页面上发起一起捐活动,即领取一粒种子,成为钟扬教授基金筹募人,利用社交网络传播的即时性、高效性和便捷性,号召亲朋好友参与捐赠。